[1] |
姚俊修, 任飞, 王因花, 李庆华, 燕丽萍, 郑岩, 吴德军. 基于荧光SSR标记的接骨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49(2): 75-82. |
[2] |
林强, 徐进, 李上前, 林云斌, 章允清, 欧阳磊. 福建福鼎柳杉种子园半同胞子代遗传变异分析与早期选择[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49(1): 78-86. |
[3] |
姜波, 安新民. 基因组精准编辑技术及其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49(1): 11-20. |
[4] |
张伟溪, 丁密, 苏晓华, 李爱平, 王小江, 余金金, 李政宏, 黄秦军, 丁昌俊. 小叶杨×欧洲黑杨杂交F1代生长及叶片解剖结构杂种优势分析与抗旱性评价[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49(1): 46-58. |
[5] |
孙旭高, 陶家璐, 谢微, 石洁, 张宝津, 邓小梅. 米老排优树组培技术体系优化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2): 69-78. |
[6] |
顾宸瑞, 袁启航, 姜静, 穆怀志, 刘桂丰.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关联分析定位裂叶桦叶形调控基因[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1): 39-46. |
[7] |
张港隆, 朱恩永, 刘丽婷, 杨嘉麒, 汪雁楠, 莫晓勇. 芒萁组培技术体系的优化[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7(2): 107-114. |
[8] |
龚珏, 毕浩, 杨雯露, 王东明, 王乐辉, 姜渊忠, 马涛. 山桐子IpSAD基因家族分析及功能鉴定[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6(6): 261-270. |
[9] |
李梅, 施季森, 罗建中, 甘四明. 我国桉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6(6): 41-50. |
[10] |
何旭东, 隋德宗, 王红玲, 黄瑞芳, 郑纪伟, 王保松. 中国柳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6(6): 51-63. |
[11] |
纳晓莹, 刘刚, 刘桂丰, 王秀伟. 4种基因表达量和光合参数差异对白桦无性系幼苗生长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6(2): 88-94. |
[12] |
高芳, 陈士刚, 秦彩云, 才巨锋, 王聪慧, 董环宇, 陶晶. 红皮云杉体胚发生体系优化和超低温保存技术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5(3): 100-108. |
[13] |
周文才, 王仲伟, 董乐, 温强, 黄文印, 李田, 叶金山, 徐立安. 浙江红花油茶种实性状多样性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5(2): 51-59. |
[14] |
陈玉华, 姚丹, 吴海楠, 陶申童, 吴吉妍, 杨文国, 童春发. 美洲黑杨与小叶杨杂交F1代扦插无性系苗生长性状动态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5(1): 45-52. |
[15] |
洪舟, 吴培衍, 张金文, 王维辉, 许丽鸿, 申巍, 徐大平. 漳州地区交趾黄檀幼龄期生长表现及适应性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4(6): 118-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