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为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样式,您可以更新您的浏览器到最新版本,以获取对此功能的支持,访问下面的网站,获取关于浏览器的信息:
[1]杜凤国,王欢,刘春强,等.天女木兰研究现状及保育对策[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42(6):68-71.
[2]宋朝枢,徐荣章,张清华.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3]杜凤国,王欢,杨德冒,等.天女木兰种子形态及生物学特性[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7(3): 269-272.
[4]杜凤国,刁绍起,王欢,等. 天女木兰的物候及生长过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34(6): 39-40.
[5]王立龙,王广林,刘登义.濒危植物小花木兰种子初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1):72-75.
[6]杜凤国,刁绍起,王欢,等.天女木兰的组织培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34(2): 41-43.
[7]陆秀君,徐石,李天来,等.天女木兰幼胚离体培养及组织快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3(36):5-7.
[8]马吉龙,李艳君.天女花种子繁殖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栽培[J].河北林果研究,1999,14(3): 238-241.
[9]王欢,杜凤国,杨德冒,等.天女木兰的硬枝扦插繁殖初步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4):352-354.
[10]杨志伟,杨立群.东北珍稀园林绿化树种天女木兰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9(5):67.
[11]于小丽,褚磊,甄泉,等.小花木兰居群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4):485-489.
[12]张风娟,徐兴友,陈凤敏,等.天女木兰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的观察[J].经济林研究,2008,26(4):71-75.
[13]杜凤国,王欢,刘春强,等.天女木兰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38(2):91-95.
[14]Mokchae Konghak. Extraction from Magnolia sieboldii[J].Journal of the Korean W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32(2):33-39.
[15]郑凤英,张金屯,上官铁梁,等.濒危植物矮牡丹的分布格局及其生存群落的数量分析[J].武汉植物研究,1998,16(3):255-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