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隋夕然, 李军, 陈娟, 华军, 沈谦, 杨洪胜, 何前程, 李由, 王伟, 彭冶, 葛之葳, 张增信. 徐州市侧柏人工林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物种多样性变化[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49(1): 171-178. |
[2] |
叶雨艳, 丁访军, 吴鹏, 周华, 李源永, 周汀, 崔迎春. 喀斯特原生林9个树种水力学性状与解剖结构对树干液流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6): 111-120. |
[3] |
黄璐瑶, 杜珊凤, 纪小芳, 管鑫, 刘胜龙, 叶丽敏, 姜姜. 基于Biome-BGC模型的浙江凤阳山针阔混交林碳动态模拟[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5): 11-20. |
[4] |
宗建伟, 李柽, 张静, 杨雨华.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盐胁迫下文冠果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4): 168-176. |
[5] |
邢进梅, 王克勤, 宋娅丽, 付宏伟. 滇中高原川滇高山栎凋落叶、枝分解过程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4): 191-199. |
[6] |
隋夕然, 赵庆军, 周小青, 陈娟, 陈婧, 彭茜, 张增信. 徐州市侧柏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对郁闭度的响应[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4): 219-226. |
[7] |
王梓萌, 阮宏华, 吴小巧, 杨艳, 谢友超, 沈彩芹, 丁学农, 曹国华. 模拟氮沉降对杨树人工林土壤跳虫群落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4): 243-253. |
[8] |
武燕, 黄青, 刘讯, 郑睿, 岑佳宝, 丁波, 张运林, 符裕红. 西南喀斯特地区马尾松人工林林龄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99-107. |
[9] |
鲁旭东, 董禹然, 李垚, 毛岭峰. 中国亚热带杉木人工林不同林分发育阶段的群落构建机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1): 67-73. |
[10] |
邢冰冰, 李垚, 毛岭峰. 植物功能性状系统发育保守性的类群和地理分异研究——以中国被子植物最大株高为例[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1): 59-66. |
[11] |
萨如拉, 王子瑞, 滑永春, 呼日查, 刘磊, 高明龙, 于晓雨.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大兴安岭北部天然林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能力评价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1): 196-204. |
[12] |
路文燕, 董灵波, 田园, 汪莎杉, 曲宣怡, 魏巍, 刘兆刚. 基于树种组成的大兴安岭天然林主要树种树高-胸径曲线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7(4): 157-165. |
[13] |
宋歌, 韩芳, 许景伟, 杨志军, 穆豪祥, 王志勇, 王哲. 基于LandUSEM模型的山东沿海防护林树种分布适宜性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7(4): 42-50. |
[14] |
邹朋峻, 关庆伟, 袁在翔, 谷雨晴, 吴茜, 牛莹莹, 陈霞, 金雪梅. 紫金山南麓枫香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7(3): 157-163. |
[15] |
孙美佳, 周志勇, 王勇强, 沈颖, 夏威. 有机物添加对山西太岳山油松林土壤呼吸及碳组分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7(1): 67-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