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子纯, 郝德君, 李慧, 李长燕, 许丹雯仪, 杨华磊, 赵培渊. 松墨天牛GST基因克隆及高温胁迫下的表达特性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49(1): 28-36. |
[2] |
尚军烨, 徐炜超, 孟庆繁, 赵红蕊, 刘生冬, 李燕. 栎丽虎天牛成虫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5(5): 195-200. |
[3] |
李路瑶,孟庆繁,李燕,高文韬. 信息化合物诱芯对阔叶红松林混交中天牛科昆虫的诱集效果[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0(04): 113-118. |
[4] |
马晓乾,赵红盈,周琦,邓勋,宋小双,遇文婧,范海娟. 光肩星天牛产卵分泌物的化学成分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7(01): 83-86. |
[5] |
黎保清,嵇保中,刘曙雯,张凯,王国兴. 桑天牛成虫生殖行为观察[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6(03): 33-36. |
[6] |
魏初奖. 毛竹枯梢病病原菌竹喙球菌风险性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9(02): 38-42. |
[7] |
曹兵;宋丽华;徐锡增. 臭椿内含物对光肩星天牛取食、产卵的抑制作用[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8(05): 15-18. |
[8] |
赵博光;李小平;陈小平. 苦楝果提取物对桑天牛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6(01): 41-44. |
[9] |
唐进根;嵇保中;钱范俊. 灭幼脲对桑天牛成虫的生物活性[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25(03): 31-34. |
[10] |
唐进根;夏民洲. 触破式微胶囊农药的降解和残留及对天牛的药效[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24(06): 75-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