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9, Vol. 33 ›› Issue (03): 35-40.doi: 10.3969/j.jssn.1000-2006.2009.03.009
程红梅1,2,汤庚国1*
出版日期:
2009-06-18
发布日期:
2009-06-18
基金资助:
CHENG Hongmei 1,2, TANG Gengguo 1 *
Online:
2009-06-18
Published:
2009-06-18
摘要: 大蜀山短毛椴(Tilia breviradiata)林是江淮丘陵地区残存的典型落叶阔叶林,是经砍伐和火烧等破坏后恢复形成的次生林类型,也是重要的地带性植被。基于详细的群落学调查,分析了群落的植物组成、生活型特征、层次结构、群落性质以及演替趋势。结果表明,群落内共有维管束植物42科72属81种,单种科和单种属较多。群落区系地理成分较为复杂,具有一定的温带性质,同时热带成分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群落垂直空间分化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层外植物丰富。群落生活型组成、叶性质、优势种群径级结构以及重要值分析体现了较为成熟的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特征,群落处于次生演替系列中的顶极阶段。优势种群短毛椴趋于成熟阶段,演替较为激烈,天然更新较为缺乏。作为合肥市区内宝贵的乡土物种基因库和资源库,该残存落叶阔叶林在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中图分类号:
程红梅,汤庚国. 大蜀山短毛椴落叶阔叶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3(03): 35-40.
CHENG Hongmei 1,2, TANG Gengguo 1 *.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ciduous broadleaf forest of Tilia breviradiata in the hill terrain of Dashushan Mountain[J].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9, 33(03): 35-40.DOI: 10.3969/j.jssn.1000-2006.2009.03.009.
[1]张宏达,缪汝槐. 中国植物志:第四十九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2]安徽植物志编委会. 安徽植物志:第三卷[M].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0. [3]程红梅,孙崇波,汤庚国. 江淮丘陵大蜀山大叶榉群落学特征[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8,28(4):322-327. [4]Hubble S P. Neutral theory and the evolution of ecological equivalence[J]. Ecology, 2006, 87: 1387-1398. [5]曲仲湘,吴玉树,王焕校. 植物生态学[M]. 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 [6]王伯荪. 植物群落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7]赵善伦. 山东栎林的基本特征(Ⅰ)[J]. 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6(1):59-63. [8]吴征镒. 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属的分布区类型[J]. 云南植物研究,1991(增刊Ⅳ):1-139. |
[1] | 丛明珠, 刘琪璟, 孙震, 董淳超, 钱尼澎. 长白山北坡植物群落β多样性及其组分驱动因素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49(2): 99-106. |
[2] | 曹荔荔, 阮宏华, 李媛媛, 倪娟平, 王国兵, 曹国华, 沈彩芹, 徐亚明. 不同林龄水杉人工林地表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比较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49(2): 91-98. |
[3] | 张怡婷, 夏念和, 林树燕, 丁雨龙. 我国寒竹属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49(2): 107-114. |
[4] | 胡衍平, 刘卫东, 张珉, 陈明皋, 程勇, 魏志恒, 庞文胜, 吴际友. 山乌桕家系叶片叶色参数和色素含量及其解剖结构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49(2): 123-133. |
[5] | 王一洁, 王璐冕, 丁真慧, 钱程, 曹加杰. 城市滨水绿地空间夏季微气候效应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49(2): 233-241. |
[6] | 赵国扬, 洪波, 高俊平, 赵鑫, 黄洪峰, 徐彦杰. 菊属新品种‘雀欢’[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49(2): 254-255. |
[7] | 任佳辉, 高捍东, 陈哲楠, 李浩, 刘强, 陈澎军. 杂交新美柳苗对盐涝胁迫的生长和生理响应[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49(2): 57-66. |
[8] | 董亚文, 陈双林, 谢燕燕, 郭子武, 张景润, 汪舍平, 徐勇敢. 林下植被演替过程中毛竹和主要优势树种叶片建成成本变化特征[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49(1): 179-186. |
[9] | 徐薪璐, 孔淑鑫, 吕卓, 江帅君, 赵婉琪, 林树燕. 靓竹叶色表型叶片形态、结构与光合特性相关性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49(1): 145-154. |
[10] | 曹永慧, 陈庆标, 周本智, 葛晓改, 王小明. 不同截雨干旱时间对毛竹叶片氮含量时空分布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49(1): 155-161. |
[11] | 隋夕然, 李军, 陈娟, 华军, 沈谦, 杨洪胜, 何前程, 李由, 王伟, 彭冶, 葛之葳, 张增信. 徐州市侧柏人工林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物种多样性变化[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49(1): 171-178. |
[12] | 尹华康, 张晋东, 黄金燕, 蒲冠桦, 毛泽恩, 周材权, 黄耀华, 付励强. 四川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主食竹空间分布特征[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49(1): 187-193. |
[13] | 孔凡斌, 金晨涛, 徐彩瑶. 罗霄山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福祉耦合协调关系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49(1): 245-254. |
[14] | 龚霞, 吴银明, 王海峰, 曾攀, 唐亚, 温铿, 焦文献. 花椒新品种‘蜀椒1号’[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49(1): 265-266. |
[15] | 吴桐, 王贤荣, 伊贤贵, 周华近, 陈洁, 李蒙, 陈祥珍, 高书成. 樱花新品种‘胭脂雪’[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49(1): 267-26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