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立新.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变化规律与调控措施的研究[D]. 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 [2]余波,李守剑,李贤伟,等. 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J]. 四川林勘设计,2005(2):6-12. [3]鲁昌华,祝旭加. 黑龙江省主要木本固氮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J]. 中国林副特产,2005,16(3):59-60. [4]周晓峰. 红松阔叶林的恢复途径——栽针保阔[J]. 东北林学院学报,1982,10(增刊):18-28. [5]刘庆洪. 落叶松人工林中红松种群发生的初步研究[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6,14(3);27-33. [6]刘军,陈益泰,罗阳富,等. 毛红椿天然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10,23(1):93-97. [7]牟长城,杨明,倪志英,等. 不同恢复途径对小兴安岭森林沼泽群落结构与生产力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35(5):27-29. [8]沈国舫. 现代高效持续林业:中国林业发展道路的抉择[J]. 林业经济,1998,22(4):1-8. [9]许新桥. 近自然林业理论概述[J]. 世界林业研究,2006,19(1):10-13. [10]吴耀军. 论“接近自然的林业” [J]. 广西林业科学,2000,29(2):70-73. [11]危廷林. 近自然林业与水土保持[J]. 福建水土保持,2001,13(1):20-22. [12]林思祖,黄世国. 论中国南方近自然混交林营造[J]. 世界林业研究,2001,14(2):73-77. [13]杜强,张永涛. 近自然林业在我国的应用[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18(1):119-124. [14]张硕新,雷瑞德. “近自然林”与中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J]. 林业科技管理,2001,18(2):3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