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Vol. 31 ›› Issue (06): 29-33.doi: 10.3969/j.jssn.1000-2006.2007.06.007
马磊,吴小芹*
MA Lei, WU Xiao-qin*
摘要: <正>2000年在北京市延庆县王家堡飞播基地,对飞播造林密度为8000株/hm。的9年生油松林设置间伐处理,强度分别为30%(弱度)、48.75%(中度)、53.75%(强度)、77.13%(超强度)4个间伐强度及0%(对照)。5年后,通过飞播油松与土庄绣线菊灌丛O~20cm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和土壤微生物横向比较,评价油松飞播植被恢复模式的优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间伐强度油松林土壤质量的纵向比较,探讨间伐作为飞播油松可持续经营措施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油松飞播林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均低于土庄绣线菊灌丛,油松飞播林地土壤有逆向演替的潜在倾向。因此,及时对郁闭林分进行合适强度的间伐,有利于油松飞播林地可持续发展,对9年生初植密度8000株/hm。的油松幼林选择48.75%左右的间伐强度最优。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较土壤理化性质对间伐响应敏感,土壤碱性磷酸酶、毛管持水量和放线菌可以作为油松飞播林地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