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精云,郭兆迪,朴世龙,等.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37(6):804-812. [2]冯瑞芳,杨万勤,张健. 人工林经营与全球变化减缓[J]. 生态学报,2006,26(11):3870-3877. [3]李轩然,刘琪璟,陈永瑞,等. 千烟洲人工林主要树种地上生物量的估算[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8):1382-1388. [4]万福绪,韩玉洁. 苏北沿海防护林优化模式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2):31-36. [5]卢义山,梁珍海,吴仲祥,等. 苏北海堤防护林主要造林树种林分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J]. 江苏林业科技,2000,27(2):12-15. [6]马泽清,刘琪璟,王辉民,等. 中亚热带人工湿地松林生产力观测与模拟[J]. 中国科学. D辑:地球科学,2008,38(8):1005-1015. [7]许景伟,李传荣,王卫东,等. 沿海沙质岸黑松防护林的生物量及生产力[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33(6):29-32. [8]杨涛. 麻栎、马尾松天然次生混交林生物量结构及根系分布特征调查研究[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4):4-6,9. [9]钱国钦. 枫香人工林净生产量动态变化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22(3):399-404. [10]易利萍,文仕知,王珍珍,等. 枫香人工林的生物产量及生产力[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28(2):50-53. [11]柳江,洪伟,吴承祯,等. 天然更新的擦木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2,10(2):107. [12]唐罗忠,生原喜久雄,黄宝龙,等.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杨树人工林的碳储量及其动态[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2):1-6. [13]姚迎九,康文星,田大伦. 18 年生樟树人工林生物量的结构与分布[J].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23(1):1-5. [14]陈辉,洪伟,兰斌,等. 闽北毛竹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J]. 林业科学,1998,34(专刊1):60-64. [15]魏文俊. 江西大岗山林区森林碳密度与碳储量的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 [16]国家标准局. GB7857—87. 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 [17]黄从德,张健,杨万勤,等. 四川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J]. 生态学报,2009,29(3):1217-1225. [18]周玉荣,于振良,赵士洞.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J]. 植物生态学报,2000,24(5):518-522. [19]黄从德,张健,杨万勤,等. 四川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2008,19(8):1644-1650. [20]刘盛,李国伟. 林分碳贮量测算方法的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4):166-169. [21]王兵,魏文俊,李少宁,等. 中国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7(2):93-98. [22]王兴昌,王传宽,于贵瑞. 基于全球涡度相关的森林碳交换的时空格局[J]. 中国科学. D辑:地球科学,2008,38(9):1092-1102. [23]李晓曼,康文星. 广州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1):8-13. [24]Dunn A L, Barford C C, Wofsy S C, et al. A longterm record of carbon exchange in a boreal black spruce forest: means, responses to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and decadal trends[J]. Global Change Biol, 2007, 13(3): 577-590. [25]Sebastiaan Luyssaert, Detlef Schulze E, Annett Borner, et al. Oldgrowth forests as global carbon sinks[J]. Nature, 2008, 455: 213-215. [26]武来成,陶丹,张思维,等. 林业碳汇的发展趋势[J]. 江西林业科技,2007(5):45-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