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 Vol. 34 ›› Issue (04): 1-6.doi: 10.3969/j.jssn.1000-2006.2010.04.001
• 研究论文 • 下一篇
汪贵斌1,曹福亮1,程鹏2,陈雷1,代彪1,李群3
出版日期:
2010-08-06
发布日期:
2010-08-06
基金资助:
WANG Guibin1 , CAO Fuliang1 , CHENA Peng2 , CHEN Lei1 , DAI Biao1 , LI Qun3
Online:
2010-08-06
Published:
2010-08-06
摘要: 为了解银杏复合经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选择江苏泰兴3种传统的银杏复合经营模式,即银 杏+桑树(G+M),银杏+小麦+黄豆(G+W+S)和银杏+油菜+黄豆(G+R+S),以纯种桑树(M)和油菜+黄豆 (R+S)为对照,连续种植3 a后,对这5种经营模式下土壤部分酶活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采用改进层 次分析法,对土壤酶活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土壤中及同一模式不同深度土壤 中的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脲酶、脱氢酶、磷酸酶和蛋白酶等的活性均存在着显著差 异。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5种经营模式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逐渐增加,而蔗糖酶、 脲酶、脱氢酶、磷酸酶和蛋白酶等的活性则逐渐下降。各种银杏复合经营和纯种桑树模式土壤中酶 活性除过氧化氢酶外,其他酶活性均比纯种农作物(R+S)模式的高。5种经营模式土壤酶活性综合评 价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G+M(0.870)、G+W+S(0.820)、G+R+S(0.500)、M(0.281)、R+S(0.127)。因此 ,银杏复合经营可明显改善土酶活性,增加土壤的肥力。
中图分类号:
汪贵斌,曹福亮,程鹏,等. 不同银杏复合经营模式土壤酶活性及综合评价[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4(04): 1-6.
WANG Guibin , CAO Fuliang , CHENA Peng , CHEN Lei , DAI Biao , LI Qun. The activities and integrated evaluation of soil enzymes of different agroforestry patterns of Ginkgo biloba L.[J].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0, 34(04): 1-6.DOI: 10.3969/j.jssn.1000-2006.2010.04.001.
[1]Salam AK, Katayama A, Kimura M. Activities of some soil enzymes in different land use system after deforestation in hilly areas of west Lampung, South Sumatra, Indonesia[J].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 1998, 44(1): 93-103. [2]Badiane NNY, Chotte JL, Pate E, et al. Use of soil enzyme activities to monitor soil quality in natural and improved fallows in semiarid tropical regions[J]. Applied Soil Ecology, 2001, 18(3): 229-238. [3]AcostaMartnez V, Zobeck TM, Gill TE, et al. Enzyme activities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semiarid agricultural soils[J].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2003, 38: 216-227. [4]贺明荣,冷寿慈. 桃粮间作对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J]. 土壤通报,1994,25 (4):188-189. [5]Doran J W, Parkin J B. Defining and assessing soil quality[G]//Doran JW,Coleman DC,Bezdicek DF, et al. Defining Soil Quality for a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Minneapolis: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1994. [6]耿玉清,白翠霞,赵铁蕊,等. 北京八达岭地区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J]. 北京林业大 学学报,2006,28(5): 7-11. [7]李传荣,许景伟,宋海燕,等. 黄河三角洲滩地不同造林模式的土壤酶活性[J]. 植物生态学 报,2006,30 (5):802-809. [8]李春霞,陈阜,王俊忠,等.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07,38(3):601- 603. [9]章铁,刘秀清,孙晓莉. 栗茶间作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 报,2008,24(4):265-268. [10]王娟,谷雪景,赵吉. 羊草草原土壤酶活性对土壤肥力的指示作用[J]. 农业环境科学学 报,2006,25(4):934-938. [11]关松荫.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12]徐舰. 银杏、柑桔不同复合经营模式生长效益评价[J]. 经济林研究,2006,24(2):32-34. [13]林锦仪,陈增华. 银杏—黄花梨不同复合经营模式生长效益的研究[J]. 经济林研究,2000,18 (4):14-16. [14]袁子祥,殷国怀. 以银杏为主体的生态复合经营系统的建立及效益评估[J]. 林业科技开 发,1997,10(3):47-48. [15]章海波,骆永明,赵其国,等. 香港土壤研究Ⅵ.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 [J]. 土壤学报,2006,43(4):577-583. [16]刘福德,姜岳忠,刘颜泉,等. 连作107杨树无性系苗圃地的土壤酶活性特征[J]. 中国水土保持科 学,2005,3(2):119-124. [17]郑洪元,张德生,郑莲嫡. 土壤中具有蛋白酶活性的酶-腐殖质复合物的提取及其性质的研究[J]. 土壤学报,1985,22(4):357-364. [18]Itziar A, Ana A, Patrick R, et al. Soil enzyme activities as biological indicators of soil health[J]. Reviews on Environmental Health, 2003, 18(1): 65-73. [19]赵林森,王九龄. 杨槐混交林生长及土壤酶活性与肥力的关系[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17 (4):1-8. [20]高祥斌,刘增文,潘开文. 岷江上游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初步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5,20 (3):1-5. [21]Michel K, Matzner E. Response of enzyme activities to nitrogen in forest floors of different CN ratios[J].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2003, 38: 102-109. [22]丁菡,胡海波,王人潮. 半干旱区土壤酶活性与其理化及微生物的关系[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7,31(2):13-18 [23]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等.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三江平原湿地土壤酶分布特征及相关肥力因子 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7,21(4):150-153. [24]侯本栋,马风云,宋玉民,等. 不同树种对土壤养分、酶活性与微生物影响的研究[J]. 江西农业 大学学报,2006,28(5):734-738. [25]曹成有,滕晓慧,陈家模. 不同固沙植物材料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6,27(10):1157-1160. |
[1] | 杨永. 裸子植物的系统分类:历史、现状和展望[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14-26. |
[2] | 张瑞, 周正虎, 王传宽, 金鹰. 东北温带森林不同材性树种木质部解剖和水力性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229-236. |
[3] | 黄永健, 荀航, 张保, 尤俊昊, 姚曦, 汤锋. HPLC同时测定竹笋中8种酚酸类物质含量的方法研究及其应用[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237-244. |
[4] | 邓云飞. 安息香科的系统学研究进展[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27-35. |
[5] | 李家亮, 巫大宇, 毛康珊. 柏木属的分类地位和物种多样性研究现状与建议[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36-45. |
[6] | 李涌福, 杨庆华, 陈林, 张敏, 向其柏, 王贤荣, 段一凡. 木犀属内分组关系的分类修订[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58-62. |
[7] | 杨皓, 刘超, 庄家尧, 张树同, 张文韬, 毛国豪. 不同载体菌肥对紫穗槐生长和光合特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81-89. |
[8] | 丁咏, 刘鑫, 张金池, 王宇浩, 陈美玲, 李涛, 刘孝武, 周悦湘, 孙连浩, 廖艺. 酸雨类型转变对杉木林地土壤和细根生长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90-98. |
[9] | 武燕, 黄青, 刘讯, 郑睿, 岑佳宝, 丁波, 张运林, 符裕红. 西南喀斯特地区马尾松人工林林龄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99-107. |
[10] | 卜晓婷, 付威, 李淑娴, 徐志标, 彭大庆, 徐林桥. 幼化和外源激素对娜塔栎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及其生根解剖学观察[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2): 129-136. |
[11] | 杜晋城, 李欣欣, 王泽亮, 刘偲, 钟毅, 王丽华. 聚乙二醇胁迫下3个油橄榄品种生理指标响应[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2): 137-143. |
[12] | 方静, 张书曼, 严善春, 武帅, 赵佳齐, 孟昭军. 两种丛枝菌根真菌复合接种对青山杨叶片抗美国白蛾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2): 144-154. |
[13] | 张馨方, 王广鹏, 张树航, 李颖, 郭燕. 不同抗螨性板栗差异次生代谢物筛选与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2): 234-240. |
[14] | 杨宏, 伊贤贵, 王贤荣, 吴桐, 周华近, 陈洁, 李蒙, 朱兆青. 樱花新品种‘元春’[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2): 275-276. |
[15] | 田梦阳, 朱树林, 窦全琴, 季艳红. 薄壳山核桃-茶间作对‘安吉白茶’速生期光合特性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2): 86-9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