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野生动物保护与疫病防控专题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生物多样性与传染病风险
    王莹莹, 马钰莹, 张永, 黄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4 (6): 9-11.   DOI: 10.3969/j.issn.1000-2006.202008047
    摘要1028)   HTML1515)    PDF(pc) (1687KB)(640)    收藏

    近半个世纪以来,新发传染病(多为涉及多宿主的人兽共患病)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增加,不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还影响着农业生产和野生动物保护。因不同宿主对病原的传播能力具有种间差异,宿主群落结构能够显著地影响病原的传播动态和传染病风险。多样性,作为表征群落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和传染病风险间的关系(即多样性-疾病关系)是传染病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尤其是“稀释效应”(即提高宿主多样性能够降低疾病风险)的提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虽然稀释效应得到了众多实证研究的支持,但其普适性仍然存在争议。笔者围绕多样性-疾病关系,介绍稀释效应的生态学机制、普适性及其产生的前提条件。并就3个方向总结了稀释效应的研究进展:①稀释效应的尺度依赖性;②宿主局部灭绝风险和其病原传播能力间的关系;③多样性对疾病风险的身份效应。此外,还分析了近期关于多样性-疾病关系研究框架的拓展,即从物种多样性拓展到谱系多样性;从单一疾病风险拓展到疾病总负担。最后,就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认为未来研究需探讨分析生境破碎化、非宿主以及群落功能多样性在多样性-疾病关系中的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我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建设
    彭鹏, 初冬, 耿海东, 孙贺廷, 刘衍, 解林红, 秦思源, 李景浩, 张晓田, 吴长江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4 (6): 20-26.   DOI: 10.3969/j.issn.1000-2006.202004023
    摘要944)   HTML1037)    PDF(pc) (1832KB)(683)    收藏

    随着全球人员流动、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贸易活动日益频繁,野生动物所携带的病原体重组变异加快、致病毒力增强,新发、再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我国面临的生物安全问题凸显。笔者阐述我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建设背景,总结体系发展现状,客观分析存在的不足,探索提出对策建议。从不同层面,系统分析我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建设现状。首先,从法规政策、部门职责、国际履约等方面,概述了开展此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从监测站点、信息直报、人才队伍、规章制度、监测预警、科技支撑、国际合作等7个方面,对体系建设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再次,针对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体系建设不健全、资金保障不充分、专业化程度偏低、基础研究不够等5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加强监测防控体系建设、加强防控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基础科学研究力度、开展广泛科普宣传等5个方面的建议。经过15年的建设,我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初步建成,监测站点网络得以设立、监测信息实现网络直报、监测队伍不断壮大、规章制度体系逐步完善、监测预警能力稳步提升、科技支撑力得到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监测防控事业发展基础不稳固,工作开展整体水平较低,存在以下问题:①现行法规对此项工作分工不够明确,部分职能交叉环节存在部门职责不表现象。②存在大量监测盲区,国家级监测站覆盖率占我国陆生野生动物聚集分布区不到30%;现有监测站技术水平偏低,主动监测预警能力不足。③中央财政预算投资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地方运行经费和疫情防控经费投入渠道不畅。④一线监测人员约80%为兼职或兼岗,专业人员不足10%;专业人才培养渠道尚未建立。⑤基础研究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不多,公益性和盈利性矛盾未破解。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是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安全的第一道屏障,需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一健康”等理念,明确职责分工,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人才培养,夯实科技支撑基础。研究建议:①弥补法律漏洞,形成人类、家养动物、野生动物疫病防控主管部门职责明确、分头负责的局面;②实施国家级监测站改扩建工程规划,建立陆生野生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及公共卫生预警防控体系;③建立科学合理经费投入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④联合优势力量开展科技攻关,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机制;⑤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形成群防群控良好局面。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基于卫星跟踪的钳嘴鹳家域研究
    王磊, 刘强, 杨俊杰, 雷宇, 祁天法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4 (6): 33-38.   DOI: 10.3969/j.issn.1000-2006.202004061
    摘要588)   HTML742)    PDF(pc) (2884KB)(628)    收藏

    【目的】钳嘴鹳(Anastomus oscitans)是近年来在国内出现的新分布种,也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宿主。掌握钳嘴鹳空间活动分布及变化规律,揭示其与家禽养殖区的空间关系,为家禽管理和禽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16—2018年,在云南蒙自捕捉11只钳嘴鹳并为其佩戴了卫星跟踪器,采用动态布朗桥模型对其中5只符合数据分析要求的钳嘴鹳进行了家域计算,并在ArcGIS中通过叠加分析探究钳嘴鹳家域和养鸭场的空间关系。【结果】①钳嘴鹳的家域主要位于长桥海和大屯海两个湖泊周边区域,核心区域(核域)主要集中于长桥海的南部和东南部以及大屯海的南部和西北部区域;②钳嘴鹳(n=5)年平均家域和核域面积分别为(45.65±17.57)km2和(1.98±1.19)km2,核域仅占家域面积的4.34%;③家域和核域面积在个体间差异均较大,年家域面积最大为70.93 km2,最小仅为22.16 km2;年核域面积最大为3.67 km2,最小为0.51 km2;④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钳嘴鹳家域面积季节间差异性不显著(F=2.607,df=3,P>0.05);核域亦不存在显著季节性差异(F=1.832,df=3,P>0.05),但夏季明显大于其他季节;⑤所有养鸭场均分布于钳嘴鹳家域范围内,有3处养鸭场和钳嘴鹳的核域在空间上高度重合,表明在研究区域内存在极大的禽流感传播风险。【结论】建议当地养殖方式由开放式放养转为封闭式圈养。今后应加强钳嘴鹳的种群监测工作,系统开展钳嘴鹳卫星跟踪研究,从而全面了解国内钳嘴鹳的分布和扩散动态,提高禽流感防控能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涉案偶蹄目动物DNA条形码构建
    刘大伟, 侯森林, 周用武, 费宜玲, 何建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4 (6): 27-32.   DOI: 10.3969/j.issn.1000-2006.202004013
    摘要492)   HTML806)    PDF(pc) (1658KB)(517)    收藏

    【目的】利用线粒体DNA条形码标记鉴定涉案偶蹄目动物,为解决偶蹄目动物残体、制品的鉴定难题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对16个偶蹄目动物物种共67份样本,采用试剂盒提取DNA,扩增、测定物种的线粒体DNA的COI基因、Cyt b基因片段;在GenBank上Blast搜索进行同源性分析;利用MEGA 7.0软件分别比较这两个基因片段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在同源性分析中,西伯利亚狍(Capreolus pygargus)的Cyt b基因片段与GenBank中西伯利亚狍、欧洲狍(Capreolus capreolus)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9.64%~99.82%,该片段不能区分西伯利亚狍与欧洲狍这两个近缘种。其余测序结果与数据库中参考序列一致且相似度较高。对于COI片段,种内遗传距离为0~1.4%,种间遗传距离为1.8%~18.8%。对于Cyt b基因片段种内遗传距离为0~0.5%,种间遗传距离为4.0%~15.8%。两个片段的种内遗传差异均小于种间遗传差异,存在较为明显的条形码间隔。COI和Cyt b基因片段的系统发育树中,同物种的不同个体均能形成具有较高支持度的单分支;不同物种之间界限清晰,每个物种的所有个体均能够形成具有较高支持度的单分支。【结论】基于COI和Cyt b基因片段构建的DNA条形码均可用于对涉案偶蹄目动物的物种鉴定。在物种鉴定中,可采用两个片段联合使用的方式,尤其是对于近缘种的鉴定,以降低错误风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