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81, Vol. 5 ›› Issue (02): 62-68.doi: 10.3969/j.jssn.1000-2006.1981.02.004
柳鎏;李赞武;刘堪喜;贺善安
Liu Liu, Li Zanwu, Liu Kanxi, Ho Shanan
摘要: <正>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油橄榄引种二十年的总结,从生态学的观点讨论了引种成功的原因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栽区划和进一步发展的意见。 1.江苏省植物研究所从1959年开始进行油榄榄的引种驯化研究,至今共收集保存了92个品种。全省定植约5万余株,分布在32个县(市)。其中以太湖地区的吴县和无锡两地生长发育最为良好,幼树结果早,而且几乎所有品种都能适应当地的生境。南京和墟沟两地的油榄榄在正常年份较丰产,1979年分别获得折合亩产300—400公斤和638.8公斤的小面积高产记录,接近和超过了地中海地区的高产水平。 2.通过与原产地生境因子的比较,认为江苏与国内其他引种地区相比,降水量较少,日照较多,在自然条件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但是,冬季低温是这一地区的限制因子。 3.提出以一月份平均温度、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为区划的主要依据,将一月份平均温度>2.5℃的地区划为适宜栽培区,1.5—2.5℃等温线内的西部丘陵及云台山东部为次适宜栽培区,其他地区为引种试栽区和不适宜区。 4.提出了江苏省油榄榄发展必须采取小面积栽培方式,走集约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