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弘婷, 纪小芳, 汪成, 邹汉鲁, 王丽艳, 姜姜. 我国人工林林下灌木层植物多样性空间变异及影响要素[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6(4): 144-152. |
[2] |
王有良, 林开敏, 宋重升, 崔朝伟, 彭丽鸿, 郑宏, 郑鸣鸣, 任正标, 邱明镜.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短期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6(3): 65-73. |
[3] |
刘延惠,丁访军,舒德远,崔迎春,侯贻菊,赵文君. 茂兰喀斯特原生林细叶青冈树干液流环境响应特征[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1(03): 77-85. |
[4] |
刘月廉,吕庆芳,潘颂民,袁红旭. 桉树林分枯落物分解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30(01): 75-78. |
[5] |
刘华,佘春燕,白志强,李倩,刘端,韩燕梁. 喀纳斯保护区西伯利亚云杉树干液流动态变化[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0(01): 65-72. |
[6] |
梁爽,张洁,戚继忠,徐程扬. 次生林为主的自然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9(06): 119-124. |
[7] |
梁会民,彭世揆*,石小平. 基于熵AHP的子午岭林区可持续经营评价[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4(03): 93-96. |
[8] |
王敬1,2,李贤伟1*,张健1,荣丽1,潘燕1. 台湾桤木与黑麦草复合模式细根和草根的分解及养分动态[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3(04): 67-71. |
[9] |
何斌1,余春和2,王安武2,李就鹏2,陈玉萍1,荣薏1. 厚荚相思人工林碳素贮量及其空间分布[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3(03): 46-50. |
[10] |
张清海1,叶功富2,林益明3. 东南滨海沙地主要造林树种的生物量与能量[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1(03): 143-146. |
[11] |
罗扬1,余光辉1*,刘恩斌2. 基于熵权重的喀斯特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1(01): 114-118. |
[12] |
罗扬1,2,佘光辉*. 贵州喀斯特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对策[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1(01): 119-122. |
[13] |
谢会成;杨茂生.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6(05): 49-52. |
[14] |
李光友;方升佐;吕家驹;汪祥顺. 立地条件对青檀人工林生物生产力及檀皮产量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25(04): 5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