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于颖, 孟京辉, 宋增明, 徐露. 基于MCR模型和景观连通性的县域生态网络构建[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7(4): 226-234. |
[2] |
周雯, 曹福亮, 张瑞, 汪贵斌. 绿地格局对城市地表热环境调节作用的多尺度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4(3): 133-141. |
[3] |
车通, 罗云建. 量化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景观破碎化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4(1): 154-162. |
[4] |
殷文枫,冯小平,贾哲敏,李东安,沈鹤云. 夏热冬冷地区绿化屋顶节能与生态效益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2(06): 159-164. |
[5] |
叶洁楠,王浩. 城市公园绿地灾时避难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转换的可行性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2(03): 175-181. |
[6] |
骆林川1,2,董国政2. 南京秦淮河湿地公园潜在生态经济效益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30(01): 84-88. |
[7] |
朱春阳,纪鹏,李树华. 城市带状绿地结构类型对空气质量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7(01): 18-24. |
[8] |
包玉,王志泰,王志杰. 喀斯特地区城镇绿地景观格局空间梯度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6(03): 85-90. |
[9] |
侍昊,徐雁南. 基于景观连通性的城市绿地核心区规划方法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5(01): 51-56. |
[10] |
孔繁花,尹海伟. 城市绿地功能的研究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4(02): 119-124. |
[11] |
申世广,王浩*,荚德平,谷康. 基于GIS的常州市绿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3(04): 72-76. |
[12] |
刘萍1,朱军2. 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建设综合评价[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2(05): 119-122. |
[13] |
王孝泓. 上海绿地植物群落特征及优化对策[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1(06): 142-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