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 Vol. 34 ›› Issue (04): 93-96.doi: 10.3969/j.jssn.1000-2006.2010.04.021
郭峰,周运超*
出版日期:
2010-08-06
发布日期:
2010-08-06
基金资助:
GUO Feng, ZHOU Yunchao*
Online:
2010-08-06
Published:
2010-08-06
摘要: 以贵州龙里林场1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密度马尾松针叶凋落前后N、P 、K、Ca、Mg、Fe、Mn、Zn、Cu等9种养分含量及其转移特征。结果表明:叶片凋落前Ca含量随林分 密度增大而提高,其他元素含量未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叶片凋落后Mn含量表现出随林分密度增大 而增大的趋势,其他元素含量在不同密度间差异不大;叶片凋落前后N、P、K、Mg发生了不同程度 的转移,Ca、Fe、Mn、Zn、Cu未发生转移或发生负转移;N、P、K、Mn、Zn、Cu转移率随林分密度 增大变化趋势不明显,Fe转移率随林分密度增大有所降低,Ca和Mg转移率随林分密度增大有所提高 。
中图分类号:
郭峰,周运超. 不同密度马尾松林针叶养分含量及其转移特征[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4(04): 93-96.
GUO Feng, ZHOU Yunchao*. Foliar nutrient contents and translocation features in different density of Pinus massoniana plantations[J].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0, 34(04): 93-96.DOI: 10.3969/j.jssn.1000-2006.2010.04.021.
[1]Dan Binkley. Forest Nutrient Management[M]. USA: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1986. [2]Sollins P, Grier C C, McCorison F M, et al. The internal element cycles of an old growth Douglasfir ecosystem in western Oregon[J]. Ecol Monogr, 1980, 50: 261-285. [3]Meier C E, Grier C C, Cole D W. Below and aboveground N and P use by Abies amabilisstands[J]. Ecology, 1985, 66: 1928-1942. [4]李志安,王伯荪,林永标,等.植物营养转移研究进展[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0(3):229-236. [5]Pugnaire F I, Chapin F S III. Controls over nutrient resorption from leaves of evergreen Mediterranean species[J]. Ecology, 1993, 74(1): 124-129. [6]Boerner R E J. Foliar nutrient dynamics and nutrient use efficiency of four deciduous tree species in relation to site fertility[J].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1984, 21: 1029-1040. [7]Chapin F S III, Moilanen L. Nutritional controls over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sorption from Alaskan birch leaves[J]. Ecology, 1991, 72(2): 709-715. [8]Nambiar E K S, Fife D N. Nutrient retranslocation in temperate confiners[J]. Tree Physiology, 1991, 9: 185-207. [9]周政贤. 中国马尾松[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10]李志安, 邹碧, 曹裕松,等. 华南两种豆科人工林体内养分转移特性[J]. 生态学报,2003,23 (7):1395-1402. [11]张万儒,许本彤. 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 [12]国家林业局. LYT 1267—1999 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样品的制备[S]. 北京:中国标准 出版社,1999. [13]国家林业局. LYT 1271—1999 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氮的测定[S]. 北京:中国标准 出版社,1999. [14]国家林业局. LYT 1271—1999 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氮、磷、钾、钠、钙、镁的测 定[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15]国家林业局. LYT 1270—1999 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硅、铁、铝、钙、镁、钾、钠 、磷、硫、锰、铜、锌的测定[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16]沈善敏,宇万太,张璐,等. 杨树主要营养元素内循环及外循环研究Ⅰ:落叶前后各部位养分浓度 及养分贮量变化[J]. 应用生态学报,1992,3(4):296-301. [17]曾德慧, 陈广生, 陈伏生,等. 不同林龄樟子松叶片养分含量及其再吸收效率[J]. 林业科 学,2005,41(5):21-27. [18]漆良华,庞统,陈晓萍,等. 湖南省马尾松飞播林的养分循环研究[J]. 中南林学院学 报,2003,23(2):26-32. [19]温肇穆. 杉木林乔木层凋落物及其在分解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J]. 广西农学院学 报,1990,9(1):58-61. [20]廖利平. 国外林木养分内循环研究[J]. 生态学杂志,1994,13(6):34-38. [21]王文卿,林鹏. 树木叶片衰老过程中养分元素内吸收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1999(S1):117 -122. [22]马斯纳H. 高等植物的矿质营养[M]. 曹一平,陆景陵,译.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 |
[1] | 杨永. 裸子植物的系统分类:历史、现状和展望[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14-26. |
[2] | 张瑞, 周正虎, 王传宽, 金鹰. 东北温带森林不同材性树种木质部解剖和水力性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229-236. |
[3] | 黄永健, 荀航, 张保, 尤俊昊, 姚曦, 汤锋. HPLC同时测定竹笋中8种酚酸类物质含量的方法研究及其应用[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237-244. |
[4] | 邓云飞. 安息香科的系统学研究进展[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27-35. |
[5] | 李家亮, 巫大宇, 毛康珊. 柏木属的分类地位和物种多样性研究现状与建议[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36-45. |
[6] | 李涌福, 杨庆华, 陈林, 张敏, 向其柏, 王贤荣, 段一凡. 木犀属内分组关系的分类修订[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58-62. |
[7] | 杨皓, 刘超, 庄家尧, 张树同, 张文韬, 毛国豪. 不同载体菌肥对紫穗槐生长和光合特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81-89. |
[8] | 丁咏, 刘鑫, 张金池, 王宇浩, 陈美玲, 李涛, 刘孝武, 周悦湘, 孙连浩, 廖艺. 酸雨类型转变对杉木林地土壤和细根生长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90-98. |
[9] | 武燕, 黄青, 刘讯, 郑睿, 岑佳宝, 丁波, 张运林, 符裕红. 西南喀斯特地区马尾松人工林林龄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99-107. |
[10] | 卜晓婷, 付威, 李淑娴, 徐志标, 彭大庆, 徐林桥. 幼化和外源激素对娜塔栎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及其生根解剖学观察[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2): 129-136. |
[11] | 杜晋城, 李欣欣, 王泽亮, 刘偲, 钟毅, 王丽华. 聚乙二醇胁迫下3个油橄榄品种生理指标响应[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2): 137-143. |
[12] | 方静, 张书曼, 严善春, 武帅, 赵佳齐, 孟昭军. 两种丛枝菌根真菌复合接种对青山杨叶片抗美国白蛾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2): 144-154. |
[13] | 张馨方, 王广鹏, 张树航, 李颖, 郭燕. 不同抗螨性板栗差异次生代谢物筛选与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2): 234-240. |
[14] | 杨宏, 伊贤贵, 王贤荣, 吴桐, 周华近, 陈洁, 李蒙, 朱兆青. 樱花新品种‘元春’[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2): 275-276. |
[15] | 田梦阳, 朱树林, 窦全琴, 季艳红. 薄壳山核桃-茶间作对‘安吉白茶’速生期光合特性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2): 86-9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