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Vol. 36 ›› Issue (02): 117-120.doi: 10.3969/j.jssn.1000-2006.2012.02.024
• 城镇绿地特殊生境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专栏 • 上一篇 下一篇
刘晓凯,薛建辉*,吴永波
出版日期:
2012-04-10
发布日期:
2012-04-10
基金资助:
LIU Xiaokai, XUE Jianhui*,WU Yongbo
Online:
2012-04-10
Published:
2012-04-10
摘要: 通过模拟降雨径流实验,在1.43 mm/min暴雨条件下,研究杨麦复合系统对氮、磷流失量、径流量和泥沙侵蚀量的影响及杨麦复合系统氮、磷随地表径流的流失特征。结果表明:杨麦复合系统与普通农田相比总氮流失量减少54.9%~89.1%、总磷流失量减少68.6%~88.9%、径流量减少56.7%~70.6%、泥沙侵蚀量减少52.1%~61.5%。杨麦复合系统地表径流中TN、DN的流失浓度先迅速下降然后上升; NO-3-N在产流初期浓度变化不大,产流后期浓度增大; NH+4-N、TP和PP有相同的浓度变化趋势,即在产流初期浓度达到最大值,随产流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氮主要以溶解态流失,磷主要以颗粒态流失。
中图分类号:
刘晓凯,薛建辉,吴永波. 模拟暴雨条件下杨麦复合系统氮、磷随地表径流流失特征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6(02): 117-120.
LIU Xiaokai, XUE Jianhui,WU Yongbo.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ses mechanisms from agro-forestry system under simulated rainfall conditions[J].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2, 36(02): 117-120.DOI: 10.3969/j.jssn.1000-2006.2012.02.024.
[1] 张维理,武淑霞,冀宏杰,等.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式估计[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7):1008-1017. [2] 李贵宝,尹澄清,周怀东.中国“三湖”的水环境问题和防治对策与管理[J].水问题论坛,2001(3):36-39. [3] 张认连.模拟降雨研究水网地区农田氮磷的流失[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 [4] Liang Tao, Wang Hao, Kung Hsiang-te,et al. Agriculture land-use effects on nutrient losses in west Tiaoxi watershed, China [J].Journal of American Water Resource Association,2004,40(6):1499-1510. [5] Li Qi, Cheng Li ding, Qi Xin,et al. Assessing field vulnerability to phosphorous in Beijing agricultural area using revised field phosphorous ranking scheme[J]. Journal of Enviroment Sciences,2007,19(8):977-985. [6] 尹澄清,毛战坡.用生态工程技术控制农村非点源污染[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2):229-232. [7] 胡宏祥,朱小红,严平,等.农林复合措施保土保肥试验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0,30(3):83-87. [8] 吴殿鸣,薛建辉,罗英,等.杨麦间作系统硝态氮淋失的原位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2):109-114. [9] 高杨,宋付朋,马富亮,等.模拟降雨条件下3种类型土壤氮磷钾养分流失量的比较[J].水土保持学报,2011,25(2):15-19. [10] 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11]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12] 石德坤.模拟降雨条件下坡地氮流失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9,29(5):99-103. [13] 刘泉,李占斌,李鹏,等.模拟降雨条件下坡地氮素流失特征试验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11,25(1):6-11. [14] 李恒鹏,金洋,李燕.模拟降雨条件下农田地表径流与壤中流氮素流失比较[J].水土保持通报,2002,22(2):6-9. [15] 郄瑞卿,孙彦君,王继红, 等.不同利用方式及施肥对黑土地表磷素养分流失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6,37(4):701-706. [16] 王春梅,蒋治国,赵言文.太湖流域典型蔬菜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J].水土保持学报,2011,25(4):36-41. |
[1] | 杨永. 裸子植物的系统分类:历史、现状和展望[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14-26. |
[2] | 张瑞, 周正虎, 王传宽, 金鹰. 东北温带森林不同材性树种木质部解剖和水力性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229-236. |
[3] | 黄永健, 荀航, 张保, 尤俊昊, 姚曦, 汤锋. HPLC同时测定竹笋中8种酚酸类物质含量的方法研究及其应用[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237-244. |
[4] | 邓云飞. 安息香科的系统学研究进展[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27-35. |
[5] | 李家亮, 巫大宇, 毛康珊. 柏木属的分类地位和物种多样性研究现状与建议[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36-45. |
[6] | 李涌福, 杨庆华, 陈林, 张敏, 向其柏, 王贤荣, 段一凡. 木犀属内分组关系的分类修订[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58-62. |
[7] | 杨皓, 刘超, 庄家尧, 张树同, 张文韬, 毛国豪. 不同载体菌肥对紫穗槐生长和光合特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81-89. |
[8] | 丁咏, 刘鑫, 张金池, 王宇浩, 陈美玲, 李涛, 刘孝武, 周悦湘, 孙连浩, 廖艺. 酸雨类型转变对杉木林地土壤和细根生长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90-98. |
[9] | 武燕, 黄青, 刘讯, 郑睿, 岑佳宝, 丁波, 张运林, 符裕红. 西南喀斯特地区马尾松人工林林龄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99-107. |
[10] | 卜晓婷, 付威, 李淑娴, 徐志标, 彭大庆, 徐林桥. 幼化和外源激素对娜塔栎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及其生根解剖学观察[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2): 129-136. |
[11] | 杜晋城, 李欣欣, 王泽亮, 刘偲, 钟毅, 王丽华. 聚乙二醇胁迫下3个油橄榄品种生理指标响应[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2): 137-143. |
[12] | 方静, 张书曼, 严善春, 武帅, 赵佳齐, 孟昭军. 两种丛枝菌根真菌复合接种对青山杨叶片抗美国白蛾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2): 144-154. |
[13] | 张馨方, 王广鹏, 张树航, 李颖, 郭燕. 不同抗螨性板栗差异次生代谢物筛选与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2): 234-240. |
[14] | 杨宏, 伊贤贵, 王贤荣, 吴桐, 周华近, 陈洁, 李蒙, 朱兆青. 樱花新品种‘元春’[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2): 275-276. |
[15] | 田梦阳, 朱树林, 窦全琴, 季艳红. 薄壳山核桃-茶间作对‘安吉白茶’速生期光合特性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2): 86-9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