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Vol. 35 ›› Issue (03): 10-.doi: 10.3969/j.jssn.1000-2006.2011.03.011
刘军1,张海燕2,姜景民1,陈益泰1,曹永康2,姜荣波1,孔超1
出版日期:
2011-06-13
发布日期:
2011-06-13
基金资助:
LIU Jun1, ZHANG Haiyan2, JIANG Jingmin1, CHEN Yitai1, CAO Yongkang2, JIANG Rongbo1, KONG Chao1
Online:
2011-06-13
Published:
2011-06-13
摘要: 为系统揭示毛红椿种实和苗期生长性状地理种源变异规律,对其天然分布区内的13个种源果质量、果长等11个表型性状和苗高、地径等2个生长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毛红椿种实表型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13个种源中,来自分布区南部和西部种源的果实和种子性状大小明显高于分布区北部和东部种源。无霜期和海拔是影响毛红椿种实大小的主要因素。毛红椿的苗高和地径在不同种源间有显著差异,且受中等以上遗传力控制。毛红椿种源的地径生长与产地纬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种源地径的变异模式为纬度渐变型。以苗高为标准对毛红椿优良种源进行初选,可初选出浙江遂昌、湖南新宁、江西赣州、安徽黄山、福建南靖等5个优良种源。
中图分类号:
刘军,张海燕,姜景民,等. 毛红椿种实和苗期生长性状地理种源变异[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5(03): 10-.
LIU Jun1, ZHANG Haiyan2, JIANG Jingmin1, CHEN Yitai1, CAO Yongkang2, JIANG Rongbo1, KONG Chao1. Geographic variation of seed/fruit and seedling growing traits in Toona ciliata var pubescens[J].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1, 35(03): 10-.DOI: 10.3969/j.jssn.1000-2006.2011.03.011.
[1]张露, 郭联华,杜天真. 遮荫和土壤水分对毛红椿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30(5):63-66. [2]刘军, 孙宗修,陈益泰,等. 珍稀濒危树种毛红椿微卫星DNA分离及SSR反应体系优化[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6, 26(12): 50- 55. [3]楼炉焕, 金水虎.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 22(5):33-39. [4]张光富. 安徽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 23(1):36-39. [5]邹高顺. 珍贵速生树种红椿与毛红椿引种栽培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4, 14 (3): 271- 276. [6]胡松竹, 张露, 杜天真,等. 晾晒对毛红椿苗木活力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6(5):666-669. [7]沈伟兴,吴道圣. 毛红椿播种育苗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06(4):24-24. [8]刘军,陈益泰,何贵平,等. 毛红椿优树子代苗期性状遗传变异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 30(1):64-67. [9]李文英,顾万春. 蒙古栎天然群体表型多样性研究[J].林业科学, 2005,41(1):49-56. [10]Ganatsas Petros, Tsakaldimi Marianthi, Thanos Costas. Seed and cone diversity and seed germination of Pinus pinea in Strofylia Site of the Natura 2000 Network[J].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2008, 17 (10) : 2427-2439. [11]Tadeusz Aniszewski, Mervi Hanele Kupari, Akijuhani Leinonen. Seed number, seed size and seed diversity in Washington Lupin(Lupinus polyphyllus LindL.)[J]. Annals of Botany,2001,87: 77-82. [12]陶丹,武来成,张露,等. 毛红椿不同种源及家系间苗期生长变异性研究[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07,26(4):9-13. [13]罗建勋,李晓清,孙鹏,等. 云杉天然群体的表型变异[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1):9-11. [14]王娅丽,李毅. 祁连山青海云杉天然群体的种实性状表型多样性[J]. 植物生态学报,2008,32(2):355 -362. [15]盛升,周继磊,邢世岩,等. 侧柏不同地理种源种子发芽能力分析[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9,29(4):6-9. [16]唐启义,冯明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7]任华东,姚小华. 樟树种子性状产地表型变异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22(3):370-375 [18]叶志宏,施季森,翁玉榛,等. 杉木地理种源变异模式[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0,14(4):15-22. |
[1] | 马坛, 田野, 王书军, 李文昊, 段启英, 张庆源. 不同性别南方型黑杨无性系叶片对土壤短期间歇性干旱的生理响应[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3): 172-180. |
[2] | 王改萍, 章雷, 曹福亮, 丁延朋, 赵群, 赵慧琴, 王峥. 红蓝光质对银杏苗木生长生理特性及黄酮积累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2): 105-112. |
[3] | 宋子琪, 卞国良, 林峰, 胡凤荣, 尚旭岚. 流式细胞仪鉴定青钱柳倍性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2): 61-68. |
[4] | 孙旭高, 陶家璐, 谢微, 石洁, 张宝津, 邓小梅. 米老排优树组培技术体系优化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2): 69-78. |
[5] | 顾宸瑞, 袁启航, 姜静, 穆怀志, 刘桂丰.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关联分析定位裂叶桦叶形调控基因[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1): 39-46. |
[6] | 杨蕴力, 曹俐, 王阳, 顾宸瑞, 陈坤, 刘桂丰. BpGLK1基因干扰表达对裂叶桦叶色及生长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1): 18-28. |
[7] | 王伟, 邱志楠, 李爽, 白向东, 刘桂丰, 姜静. CRISPR/Cas9核糖核蛋白介导的无T-DNA插入的白桦BpGLK1精准突变[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1): 11-17. |
[8] | 国颖, 杨港归, 吴雨涵, 何杰, 何玉洁, 廖浩然, 薛良交. DNA甲基化调控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7(6): 1-8. |
[9] | 陈俊娜, 王晓宇, 陈晨, 彭辉武, 陈娟, 黄卫和, 喻方圆. BR对东京野茉莉种子中脂肪酸合成相关酶活性及油脂积累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7(6): 35-41. |
[10] | 宫楠, 祖鑫, 解志军, 朱长红, 李淑娴. 紫荆种子吸胀和层积过程中不同相态水分变化的核磁共振检测[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7(6): 42-50. |
[11] | 王章荣, 季孔庶, 徐立安, 邹秉章, 林能庆, 林景泉. 马尾松实生种子园营建技术、现实增益及多世代低成本经营新模式探讨[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7(6): 9-16. |
[12] | 欧阳, 欧阳芳群, 孙猛, 王超, 王军辉, 安三平, 王丽芳, 许娜, 王猛. 欧洲云杉无性系幼龄生长节律、年度和密度互作效应及选择策略[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7(6): 95-104. |
[13] | 罗芊芊, 李峰卿, 肖德卿, 邓章文, 王建华, 周志春. 两个南方红豆杉天然居群的交配系统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7(5): 80-86. |
[14] | 郭伟, 韩秀, 张利, 王迎, 杜辉, 燕语, 孙忠奎, 张林, 李国华, 罗磊. 青檀扦插苗对不同氮素水平的形态、光合生理响应和转录组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7(5): 87-96. |
[15] | 刘蓉, 吴德军, 王因花, 任飞, 李丽, 燕丽萍, 周晓锋. 白蜡花粉最佳离体萌发培养基筛选[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7(3): 70-7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