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崔相富,王于荣,郑永祥,等. 鞭角华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1992,5(3):321-327. [2]郑永祥,崔相富,吴道圣,等. 鞭角华扁叶蜂测报技术[J]. 浙江林业科技,1992,12(6):32-35. [3]崔相富,郑永祥,陈绘画,等. 鞭角华扁叶蜂自然种群消长规律初步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1999,12(6):645-649. [4]郑永祥,崔相富,吴道圣,等. 鞭角华扁叶蜂滞育期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1996,9(5):552-556. [5]叶恭银. 植物保护学[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6]王华弟,陈剑平,祝增荣,等.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2008,22(2):203-207. [7]叶正襄,秦厚国,黄荣华,等. 早稻穗期白背飞虱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1993,7(1):21-24. [8]郑永祥,崔相富,陈绘画,等. 鞭角华扁叶蜂防治指标研究[J]. 中国森林病虫,2002,21(4):3-4. [9]何东进,洪伟. 毛竹生态系统经济阀值模型的研究[J]. 林业科学,2003,39(2):64-70. [10]李永和,谢开立,曹葵光,等. 华山松疱锈病和华山松球蚜复合防治指标研究[J]. 林业科学,2000,36(6):77-81. [11]夏乃斌,屠泉洪. 油松毛虫危害油松的动态经济阀值的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2,14(2):9-19. [12]奥恒毅,邵崇斌. 大袋蛾防治阀值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1991,4(2):167-171. [13]薛贤清. 森林害虫预测预报[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14]北京林学院. 数理统计[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