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研究专题
    执行主编:薛建辉 方炎明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中国东部地区马尾松与黄山松群落分类及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
    范明阳, 胡萌, 杨园, 方炎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 (1): 47-58.   DOI: 10.12302/j.issn.1000-2006.202210029
    摘要2608)   HTML71)    PDF(pc) (2167KB)(474)    收藏

    【目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中国亚热带地区主要的针叶树种,黄山松(P. hwangshanensis)是中国东部亚热带中山地区的主要建群种,两个物种在水平区域内分布基本重合,但垂直分布差异明显。深入了解马尾松林与黄山松林的分布格局,可以为科学管理保护马尾松和黄山松森林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国亚热带东部地区8个典型马尾松林与黄山松林分布地域开展植被调查,采用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NMDS)和多元回归树(nultivariate regression trees,MRT)探讨两种松林群落结构的差异及主要影响因子,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定量分析各物种多样性指标对非生物因子的响应;在遵从《中国植被志》研编规范的基础上,对马尾松林与黄山松林进行初步的数量分类。【结果】马尾松群落与黄山松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子为海拔;年均气温对两种群落物种丰富度影响显著,对两种群落总体物种丰富度影响最显著的因子是年均降水量,海拔对两种群落总体的均匀度产生显著的影响;对马尾松林与黄山松林进行初步植被分类,马尾松林被划分为6个群丛,黄山松林被划分为5个群丛。【结论】海拔变化塑造了中国东部地区马尾松林与黄山松林群落结构的差异,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两种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通过植被分类可以了解两种松林植被类型的多样化,并为后续两种松林分类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植物功能性状系统发育保守性的类群和地理分异研究——以中国被子植物最大株高为例
    邢冰冰, 李垚, 毛岭峰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 (1): 59-66.   DOI: 10.12302/j.issn.1000-2006.202204044
    摘要2397)   HTML28)    PDF(pc) (3438KB)(576)    收藏

    【目的】株高是植物生态策略的核心部分。本研究旨在揭示中国被子植物最大株高的系统发育保守性,探明其类群、地理分异规律及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方法】利用中国20 295种被子植物的最大株高和地理分布数据,检测不同生长型、不同类群和不同植被区域植物最大株高的系统发育保守性,分析系统发育信号(Pagel’s λ值)与纬度、温度和降水量等因子的关联。【结果】中国被子植物最大株高的系统发育保守性较强(Pagel’s λ = 0.893)。其中,草本植物的系统发育保守性程度略低于木本植物,豆目(Fabales)、石竹目(Caryophyllales)、天门冬目(Asparagales)、唇形目(Lamiales)、伞形目(Apiales)、虎耳草目(Saxifragales)等6个目的系统发育信号均高于0.9。所有被子植物与木本植物的系统发育信号与纬度、温度均呈单峰曲线关系,但与降水量呈负相关。草本植物系统发育信号的纬度格局不明显,与温度、降水量均呈多峰曲线关系。【结论】中国被子植物最大株高的系统发育保守性具有明显的地理格局,但趋势因生长型而异。总体来说,中纬度地区被子植物整体及木本植物株高的系统发育保守性强于高、低纬度地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中国亚热带杉木人工林不同林分发育阶段的群落构建机制
    鲁旭东, 董禹然, 李垚, 毛岭峰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 (1): 67-73.   DOI: 10.12302/j.issn.1000-2006.202212037
    摘要2334)   HTML31)    PDF(pc) (2727KB)(326)    收藏

    【目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作为中国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形式与木材来源之一,其群落构建的过程对于解释人工林物种共存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揭示中国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群落的构建过程及其机制,为杉木人工林在经营过程中提升局域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野外抽样调查,收集了中国亚热带地区林龄跨度较大(3~100 a)的143个杉木人工纯林的样方数据。根据群落系统发育结构随种植时间、胸径的变化趋势,探究环境过滤、竞争排斥和随机过程在林分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结果】整体上,杉木人工林随着林龄的增加,植物群落的净种间亲缘关系指数(NRI)和净最近种间亲缘关系指数(NTI)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平缓,系统发育结构由聚集转为随机后最终趋向于发散。这一过程NRI比NTI变化更显著:在幼龄林前期阶段,NRI和NTI均大于0、系统发育结构表现为聚集;随后在林分成熟前,NRI < 0, NTI > 0,在群落整体水平上表现为发散,而在进化树末端上表现为聚集;在林分成熟后,NRI和NTI均小于0,系统发育结构表现为发散。系统发育结构随胸径的变化趋势与林龄基本一致。【结论】随着林分生长发育,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群落构建主要动力由环境过滤,经过一段随机作用,最终由生物间相互作用主导。对于不同林龄阶段采取合理的营林措施有利于杉木人工林局域物种共存和植物多样性的维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浙江绿葱湖省级湿地公园小麂活动节律和集群行为研究
    张文旭, 林晓越, 毛岭峰, 伊理孝, 李垚, 应建平, 唐超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 (1): 81-87.   DOI: 10.12302/j.issn.1000-2006.202210028
    摘要2281)   HTML23)    PDF(pc) (5490KB)(305)    收藏

    【目的】对浙江绿葱湖湿地公园内人为活动干扰下小麂(Muntiacus reevesi)种群的活动节律和集群模式进行研究,为有蹄类动物的科学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红外相机于2021年2月—2022年1月对该地区小麂种群开展连续监测,基于1 896张独立有效照片分析其日活动节律和集群模式。【结果】小麂的日活动节律存在季节性差异。其中,冬季与春季的日活动节律曲线重叠度(Δ)最低(Δ = 0.79,P <0.01),小麂在冬季傍晚的活动强度高并且峰值也明显提前。不同海拔梯度的小麂日活动节律也存在差异。其中,海拔[700,900)m与[1 100,1 300)m的日活动节律曲线重叠度最低(Δ = 0.76,P <0.01),海拔[700,900)m的小麂只有傍晚1个活动高峰。本次监测共发现7种集群模式,其中最高的为单只独居,占比达92.95%;其次是母仔群,占比3.47%;再次是1雌1雄群,占比2.37%;其余4种(双雌、双雄、1雄1幼、2雌1幼)少见的集群模式共占比1.21%。【结论】在浙江绿葱湖省级湿地公园内,小麂是以晨昏活动为主的昼行性动物,主要营独居生活。其日活动节律在不同季节、不同海拔梯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可能主要受温度、食物资源、植被类型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华东地区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地上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董玉洁, 毛岭峰, 张敏, 鲁旭东, 吴秀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8 (1): 74-80.   DOI: 10.12302/j.issn.1000-2006.202302027
    摘要1401)   HTML36)    PDF(pc) (1515KB)(297)    收藏

    【目的】以华东地区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中的栲类(Castanopsis spp.)类林和木荷(Schima superba)林两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因子对林分乔木层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方法】基于各植物种的异速生长方程计算群落的地上生物量,利用相关性检验(Pearson)分析不同类型常绿阔叶林地上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通过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构建环境因素与地上生物量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①华东地区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地上生物量随林龄的增长表现出极显著的增加趋势。②栲类天然林和木荷天然林地上生物量在研究区范围内与土壤pH呈极显著正相关,气温与太阳辐射总强度因子对木荷天然林地上生物量的变化有显著影响。③环境因素与栲类天然林地上生物量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中,气候因素对其地上生物量的直接作用系数要显著高于土壤因素。【结论】太阳辐射总强度、土壤pH、土壤容重因子对华东地区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地上生物量的变化有显著影响。其中,栲类天然林地上生物量与土壤pH呈极显著正相关。木荷天然林地上生物量与气温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太阳辐射总强度因子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pH因子呈极显著正相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